一、电位测量方面
· 保护电位异常:阴极保护系统的核心指标是保护电位。通常,钢铁在土壤中的保护电位应达到 - 0.85V(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)及更负。如果测量到的保护电位高于此值,说明保护不足,金属可能仍有腐蚀风险;若电位过负,如低于 - 1.2V,可能会导致析氢等不良反应,加速金属的氢脆破坏,这两种情况都表明系统需要调试或检查故障原因。
· 电位分布不均:沿被保护管道或结构物长度方向,如果各测试点的保护电位差异较大,超过 ±50mV,说明阴极保护电流分布不均匀,可能存在阳极地床布置不合理、管道防腐层破损严重程度不一或有杂散电流干扰等问题,需要进行调试和排查。
二、电流测量方面
· 阴极保护电流异常:正常运行的阴极保护系统,其输出电流相对稳定。若电流值出现大幅波动,如突然增大或减小,可能是阳极地床性能变化、电源设备故障或管道与其他金属结构发生电气连接等原因引起,需要及时检查修复。
· 电流密度不合理:根据被保护结构物的材质、表面状况、所处环境等因素,有一个合理的保护电流密度范围。如碳钢在土壤中,一般保护电流密度在 10 - 200mA/m2。如果实际测量的电流密度远超出或低于这个范围,说明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,需要调试。
三、外观检查方面
· 阳极地床:阳极地床是阴极保护系统的关键部件。若发现阳极地床周围土壤有明显的干裂、隆起,阳极材料外露、腐蚀严重,或者阳极引线出现破损、断裂等情况,会影响阳极的性能和电流输出,需要对阳极地床进行修复或更换。
· 测试桩:检查测试桩的外观,若发现测试桩本体有损坏、倾斜,测试导线连接松动、腐蚀,标识不清等问题,可能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或无法正常测试,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测试桩及相关部件。
· 被保护结构物:直接观察被保护的管道、储罐等金属结构物表面,若出现涂层破损、剥落,金属表面有明显的锈斑、蚀坑,或者有渗漏现象,可能是阴极保护系统失效或局部保护不足,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。
|